初春金陵,草木萌动。3月6日午后,阳光轻抚大地,暖意融融。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根据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《生命册》主创一行走进南京保利大剧院·金色音乐厅,出席“2025·南京戏剧节”新闻发布会活动。
2025·南京戏剧节以“九年之蓄,历‘九’弥新”为主题,坚持为文化赋能城市、文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,打造爱南京的新理由。
南京戏剧节的第九年
南京戏剧节与时代同行,今年跨入第9个年头。
前8年,南京戏剧节引进剧目超240部,完成超500场演出,线下和线上活动累计超1100场,观众总人次超70万,平均可出票上座率87.6%,累计票房近2亿元。
今年南京戏剧节特邀陕西人艺茅奖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《生命册》作为开幕大剧,期待观众朋友们能走进剧场,感受小人物命运的沉浮,体会大时代的波澜壮阔,见证文学与戏剧共生的力量。
作为开场剧目的《生命册》,亮点纷呈。首先是主创历经5年磨砺,《生命册》中,你会感受到历史车轮的重量,命运的浓稠,以及在时代转变中小人物们的挣扎和无力。像一粒移栽进城市里的种子般的丢儿、在时代变革中乘风破浪却依然空虚的骆驼、在轰隆隆的时代变换中如芦苇般摇曳的知识分子老杜,以及不管时代是什么模样都在受苦的虫嫂和刘玉翠等。
<话剧《生命册》主创见面会>
再就是斩获优质行业口碑。剧目获优质口碑,凭借引人情节与精彩舞台语言,照亮观众精神世界,并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“五个一工程”优秀作品奖。观众观演完毕后表示“后劲太大,这部剧真的值得二刷!三刷”。
<话剧《生命册》出品人/导演李宣致辞>
陕西人艺院长、《生命册》出品人/导演李宣认为,南京作为“世界文学之都”,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气质,为戏剧创作与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。陕西人艺与南京戏剧节渊源深厚,继茅奖三部曲后,茅奖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《生命册》三小时全新版本的全国巡演首站再次落地南京。
“南京的观众始终给予文学剧院作品极大的包容与支持,我们期待在这里获得更多共鸣,愿戏剧的光芒在南京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里持续闪耀,愿戏剧人的热爱与坚守为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。”她说。
<话剧《生命册》总导演宫晓东致辞>
“你不仅仅是热爱剧中所表现的人生,更加热爱在剧场里能读懂人生的自己,热爱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生活的时代,热爱这条流过建邺的滔滔长江。”他向所有热爱戏剧、走进南京剧场的观众致敬,正是这份热爱,让观众与创作者们在光影交错中看见彼此,也看见自己。
《生命册》全新呈现
作为南京戏剧节的开幕大剧,3月8日至9日,适逢国际妇女节,话剧《生命册》在南京保利大剧院成功演出两场,为观众呈上了一场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视觉盛宴。
今年,顺应市场期待,主创团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深度打磨剧本,推出时长精炼至3小时30分钟的巡演版,本次南京站的演出也是新版本的震撼首演。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演技,将每一个角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,情感细腻入微,直击心灵。三个半小时的鸿篇巨制,通过灯光、音效等元素的巧妙融合与精妙运用,让观众沉浸式领略时代变迁,在岁月的交替中窥见人性的熠熠光辉,目睹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原大地上,一个个村落、一户户人家、一处处生命所历经的万千变化与跌宕起伏。
在演出过程中,观众们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所深深牵绊。尤其是虫嫂的精彩片段登场时,作为剧中唯一的女性主角,也是剧中最大的亮点角色之一,她那即便牺牲自我也不让家人忍饥受饿的深沉之爱,在国际妇女节这一特殊节点的映衬下,更令观众动容。当虫嫂离世,现场观众眼眶湿润,泪水夺眶而出,与此同时,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,经久不息,久久回荡。
《生命册》将以更饱满的热情
和更精湛的品质
继续带着诚意走进全国各大剧院
与观众共同开启一场
关于生命、人性与情感的深度探索之旅!